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JOURNAL OF ENGINEERING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访问量:132068

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

  • 不同晶相MoS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韩改英;袁烺;谢颖;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晶相的MoS_2(1T/2H、1T/3R和2H相),并系统研究了其对盐酸四环素(TCH)和甲基橙(MO)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T/2H-MoS_2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活性,1 h内对TCH和MO的降解率分别为79.62%和28.31%,其反应速率常数(0.026 24 min~(-1))高于1T/3R-MoS_2(0.021 36 min~(-1))和2H-MoS_2(0.001 27 min~(-1))。通过XRD、拉曼光谱、SEM、BET比表面积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揭示了1T/2H-MoS_2的高效催化性能源于1T相与2H相形成的异质结结构,该结构不仅拓宽了可见光吸收范围(带隙降至1.72 eV),还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与传输。此外,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O~-_2是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为调控MoS_2晶相结构以提高光催化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展现了其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潜力。

    2025年03期 v.16;No.60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木棉生物质模板制备ZnO管状材料及其NO2气体的敏感性能

    陈国力;吕明松;李亚男;邓兆鹏;高山;

    选用木棉生物质作为管状模板,通过Zn(NO_3)_2水溶液的简单浸渍和空气煅烧工艺,成功制备出2个具有仿生结构的ZnO微管材料,其中,经过600℃煅烧得到的ZnO-600微管由均匀的小尺寸纳米粒子组装而成。气敏测试结果显示:ZnO-600传感器在低的92℃操作温度下对10μL·L~(-1) NO_2气体的响应值达到39.3,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64 s/40 s,检测限低至0.5μL·L~(-1)。此外,它还展现出高选择性、良好的重现性、抗湿性以及长期稳定性,进而在环境监测有害的NO_2气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025年03期 v.16;No.60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稀土Yb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近红外性质(英文)

    谷慧泉;王纪亮;陈鹏;

    设计并原位合成了组胺缩2-醛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期进一步研究其在敏化包裹型配合物中Yb~(3+)离子近红外发光的作用和效果。该棒状的8-羟基喹啉基配合物Yb(nma)_3·ClO_4可以通过向Yb(ClO_4)_3,2-醛基-8-羟基喹啉和组胺的溶液中滴加乙醚来制备。单晶X射线分析显示Yb~(3+)离子是8配位的,分别与2个氧原子和6个氮原子连接。Yb~(3+)离子被两个原位生成的多齿配体nma完美包裹。在[Yb(nma)_2]~+基团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对于结构的整体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量子产量和发光寿命等光物理性质。在配合物的甲醇溶液中可以观测到Yb~(3+)的近红外发光,其良好的近红外性能可能归结为配体的有效敏化及完美的对中心Yb~(3+)离子进行了包裹。

    2025年03期 v.16;No.60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二元AgnM (M=Cu, Au)小团簇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张陆遥;王忠强;张慧慧;宋秀丹;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Ag_(n+1)团簇和Ag_nM (n=1-5;M=Cu, Au)二元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红外振动频率,计算结果显示纯Ag_(n+1)团簇和Ag_nM团簇的基态均为平面结构,Au原子倾向于取代Ag_(n+1)团簇中低配位处的Ag原子,而纯Cu原子更倾向于替代Ag_(n+1)团簇中高配位处的Ag原子,并且Ag-Au和Ag-Cu键长大于Ag_(n+1)团簇中相应的Ag-Ag键长。对于各团簇的基态结构,进一步采用高水平的CCSD(T)方法计算了其单点能并进行了相互作用分析,分析表明Ag_nM团簇中的相互作用能大于Ag_(n+1)团簇相应的能量,并且相互作用能与HOMO-LUMO能隙显示奇偶振荡现象。

    2025年03期 v.16;No.60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电子与机电工程

  • 融合多视图对比对抗学习的谣言检测模型

    代靖;马嘉晨;金虎;刘勇;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谣言的传播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基于事件传播结构的图对比学习模型已在谣言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类模型容易受到恶意攻击,比如传播结构的微小扰动会影响检测结果。为提高鲁棒性,研究者们引入了对抗性训练,但现有模型无法保持相似节点的相似表征。此外,现有许多模型仅简单拼接节点特征,未能充分融合事件传播结构的视图特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视图的对比对抗学习模型。在此模型中,通过计算边的重要性评估每条边在传播结构中的贡献;使用随机屏蔽文本的方法,通过在节点的文本内容中随机遮蔽部分词语,生成具有噪声的增强传播结构。该模型还构建了一个保持相似性的传播结构,以确保相似节点的表示保持一致并在3种传播结构之间使用对比学习进行训练。此外,提出了一个对抗模块,生成冲突的负样本以挖掘谣言的不变性特征;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将3个增强传播结构视为不同的颜色通道,以捕捉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补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公共数据集上表现优于现有的先进模型。

    2025年03期 v.16;No.60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Delta并联机构误差标定算法研究

    张宏诗;魏永庚;石勇;葛海涛;

    运动精度是衡量并联机构性能的重要参数。并联机构因其结构的特殊性,运动误差受多个因素影响,并且机构的输入和输出是非线性的,误差相互之间耦合程度较高,加大了误差标定的难度。以Delta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矢量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基于运动学正解计算出结构参数对末端执行器运动精度的影响。通过一阶线性摄动对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耦,建立运动学误差模型。利用激光干涉仪XL80测量Delta并联机构的实际运动误差,并用粒子群算法优化Delta并联机构结构参数,提高并联机构运动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标定算法,并联机构的运动精度平均误差下降了53.8%,证明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3期 v.16;No.60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型四维超混沌与DNA编码结合的图像加密算法

    刘宇平;柴志军;胡新伟;于志远;

    针对低维混沌映射的密钥空间小、图像加密存在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提出一个新型四维超混沌系统并结合DNA编码构造出一种新的图像加密算法。对新型四维混沌系统进行特性分析,包括李雅普诺夫指数及维数、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混沌特性。应用混沌系统生成的伪随机序列对图像像素数据进行DNA编码,将编码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置乱,再进行DNA运算得到加密图像。仿真实验和安全性分析表明,完成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能够有效抵御统计、穷举攻击,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

    2025年03期 v.16;No.60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0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改进YOLO11的岩石矿物检测方法

    徐岁寒;王倩;窦寅丰;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背景下,高效又准确识别矿产资源至关重要。深度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智能化矿物检测成为可能,既克服了传统方法依赖主观经验的局限,又支持大规模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矿物检测模型,借助公开的Roboflow数据集网站使用改进后的YOLO11算法进行岩石矿物检测。利用剪枝对YOLO11矿物检测模型进行层自适应幅度的剪枝操作(Layer-adaptive magnitude based pruning, LAMP),同时用基于跨任务协议不一致性的桥接的知识蒸馏技术(Backward compatiable knowledage distillation, BCKD)帮助剪枝后的模型学习隐藏特征信息。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保持推理精度的前提下将模型大小压缩至13.3 MB,提高了检测速度的同时也为矿物检测模型部署到设备打下基础。

    2025年03期 v.16;No.60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水利与土木工程

  • ACCESS-ESM1-5气候模式下的呼兰河流域降水、气温及径流预估

    韩铭洋;余廷钧;孙颖娜;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文过程对降水和气温变化高度敏感,科学预测未来径流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管理和气候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WAT模型,选取CMIP6中ACCESS-ESM1-5模式的4种典型SSP气候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下的气候预测数据,模拟分析了2030—2099年流域年均降水、气温及径流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未来各情景下年均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且7—10月降水集中度增强;气温显著升高,升温速率随排放情景增强而增加,SSP5-8.5情景下最为剧烈;年均径流在所有情景下均高于基准期,SSP1-2.6与SSP2-4.5表现为显著增长,SSP5-8.5则因高温增强蒸发而略有下降。月尺度上,径流变化滞后于降水1~2个月,变化幅度与降水趋势密切相关,但在高排放情景下,气温变化对径流的调控作用更加突出。

    2025年03期 v.16;No.60 73-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L型大直径直埋供热管道弯臂长度对弯头影响分析

    陈霞;于福池;朱翘楚;邵海迪;王福彤;高红帅;张晶;

    大直径直埋供热管道管径大、应力状态复杂,其中L型弯管是直埋供热管道分析的重点,目前使用有限单元法对供热管道进行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实际工程中,管线长度可达几千米,根据实际工程建立全尺寸模型计算对计算机的内存和计算时间要求较高,提出一种既准确又节省计算资源的建模方法十分必要。采用管土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确定臂长增加到一定长度时与管道真实应力位移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表明当L型管段有限元模型的臂长为75 m时,其臂长的轴向位移和弯头处的Mises应力与全尺寸模型在分布规律和数值上较为接近,变化幅度不超过5%。L型管段臂长越长,其驻点位置与弯头的距离越远,最后趋近管段中间位置,轴向位移极值随着管段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2025年03期 v.16;No.60 8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

  • 显微真菌对白鲑鱼卵的侵染研究

    库拉科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比拉年科·叶莲娜·尼古拉耶夫娜;科卡耶娃·柳德米拉·尤里耶夫娜;宋福强;

    白鲑(Stenodus nelma)作为鲑科濒危珍贵经济鱼种,其种群恢复依赖于人工孵化鱼卵及向自然水域投放鱼苗,然而鱼卵遭受真菌及类真菌生物侵染构成重大威胁。针对水产养殖中引发白鲑胚胎死亡的鱼卵样本展开分析,在其卵周隙内观察到菌丝体存在。该研究目的为分离鉴定导致白鲑鱼卵及胚胎病变的真菌种类。采用鱼卵真菌学培养基接种法,先后于7℃和25℃条件下培养后,测试分离菌株在3℃环境中的生长特性,并通过形态学特征与rDNA的ITS区域分子测序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Dactylaria dimorphospora(Helotiales,Leotiomycetes,Ascomycota)以高达90%的检出率和95.0%~99.5%的相对丰度占据绝对优势,该真菌此前未被记载为鱼卵或成鱼的病原体,同时分离获得Phoma herbarum(Diaporthales,Sordariomycetes,Ascomycota),其检出率不超过20%,相对丰度低于4.5%,该菌系鲑科鱼类鳔霉病的已知病原。鱼卵内浅色有隔菌丝的检出、D.dimorphospora在染病鱼卵培养基中的优势地位以及该菌株在3~7℃低温条件下的良好生长特性,共同证实其在白鲑鱼卵及胚胎病变过程中的关键致病作用。

    2025年03期 v.16;No.60 94-104+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融合魏斯氏菌胞外硒多糖:合成条件、流变学性质和细胞毒性(英文)

    陈志强;臧文晶;杨若兮;赵丹;

    旨在提高合成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XG-3胞外硒多糖的性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优化合成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 EPS)与亚硒酸钠的添加比例,反应的温度、时间及pH 4种因素对合成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SeNPs的流变性和细胞毒性。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EPS与亚硒酸钠的比例为1∶1,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6 h, pH为4。全波长扫描在250~300 nm处出现SeNPs的特征峰,表明亚硒酸钠成功复合在EPS上。SeNPs比EPS具有更高的表观黏度,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更理想的相容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SeNPs在0~3 mg·mL~(-1)不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生长,表明SeNPs在该浓度范围内无毒性。

    2025年03期 v.16;No.60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库拉科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教授简介(英文)

    <正>Alexander Vasilyevich Kurakov,born in 1957,Doct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Mycology and Algology,Faculty of Biology,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MSU).From 1980-1983,he pursued postgraduate studies at the Department of Soil Biology,Faculty of Soil Science,Moscow State University (specialty soil science and agrochemistry,specialization soil microbiology).In 1983,he defended his PhD thesis in microbiology,in 2003-the Doctoral thesis"Fungi in the nitrogen cycle in soils"in microbiology and soil science,holds the title of professor in mycology.In 1986,he graduated from the Higher State Courses in Patent Science and Invention at the USSR State Committee for Inventions and Discoveries.A.V.Kurakov-Deputy Chairman of the Dissertation Council at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for Botany,Mycology and plant physiology (specialty mycology),member of the Dissertation Council at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for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biotechnology).Chairman of the State Attestation Commission at the Gause Institute for the Research of New Antibiotics(specialty biotechnology).Expert of the Russian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Skolkovo Foundation.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russian journals"Mycology and Phytopathology","Agrochemical Bulletin","Issues of Modern Algology".

    2025年03期 v.16;No.60 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